GLORIA

GEOMAR Library Ocean Research Information Access

Your email was sent successfully. Check your inbox.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sending the email. Please try again.

Proceed reservation?

Export
Filter
  • Chinese  (41)
  • 2020-2024  (41)
Document type
Language
Years
Year
  • 1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BeiJing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许党报国 民族脊梁》一书,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八位科学家在民族解放战争、国内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是如何不忘初心,矢志不移地践行科技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为中华民族复兴砥砺前行的,这八位科技专家,用自己的理想和智慧、担当和忠诚、生命和奉献,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时代先锋、民族英雄、人民楷模。.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98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519261764
    Language: Chinese
    Note: Intro --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时代的旋律 永恒的乐章 -- 动控制、人工智 和机器人学专家 新松 士 -- 我所了 的 景润 士 --纪念中国科学 士 景润八十五周年 -- 不忘初心 尽瘁 -- 人民军 兵工事业的开拓 刘 -- 求真理 科技报国 -- 我国 名的化学工程专家侯祥 士 -- "振兴中华乃我 之 "-- 为地球做CT、MR的地球物理学家 大年 -- 多彩的人生 丰硕的成果 -- "中国海洋地 之父"刘光 士 -- 他用生命放 中华" " -- 以 殉 的中国 空 模、时代先 罗 同志 -- 热爱祖国 献 科教 -- 我国 分子专家、核化学家汪德熙 士 -- 后.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2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Beijing :中华书局,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早年求学、见忽必烈、西夏治水、修订历法、开通惠河等情节,呈现出郭守敬独立思考、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49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101144062
    Language: Chinese
    Note: 封 -- 书名 -- 版权 -- 中华先 人物故事汇 出版 明 -- 导 -- 目录 -- 漏图纸 -- 紫 书 -- 石桥 -- 布 北上 -- 夏治水 -- 大 水官 -- 奉命修历 -- 天之尺 -- 四海测 -- 授时于民 -- 灵台坚守 -- 惠烟波 -- 归去来兮 -- 守敬 生平简.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3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Beijing :中华书局,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中国古代科技光彩夺目,在数学、天文、农学、医药等各个学科领域都有许多辉煌的发明和创造。本书以具体的科技问题与现象为切入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矿冶、军事、交通、水利、建筑、农学、医药等。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通俗百科全书。.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184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101145441
    Language: Chinese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4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Nanjing :南京大学出版社,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研究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从欧洲研究高电压阳极氧化的电压电流关系开始,前苏联巴顿研究所系统地研究了阳极和阴极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阳极微弧氧化理论,西安理工大学及其他高校院所开展微弧氧化系列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研究,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随着电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于成熟。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已从阀金属阳极表面微弧氧化拓展至金属阴极表面的合金化和表面纳米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名称演变有火花放电阳极氧化、微弧氧化、液相等离子体等等。因各研究者专业的不同和分析角度的不同产生差异,作者结合气体中等离子体技术,建议该技术统一称为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其中阳极表面为微弧等离子体氧化技术,阴极表面为溶液中等离子体合金化及溶液中等离子体纳米化。其中阀金属(Al、Mg、Ti、Zr、Nb、Ta、Hf)表面微弧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已广泛开展,因此本书系统介绍了等离子体电化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进展。阳极阀金属表面微弧等离子体氧化理论从处理溶液体系开始研究。初期研究认为不同处理溶液影响了微弧等离子体氧化陶瓷层的成份和结构,进而影响到陶瓷层的性能。最近研究认为微弧等离子体氧化处理机理主要决定于微弧等离子体氧化电源模式。微弧等离子体氧化理论从气隙膜等离子体理论发展到向陶瓷层的量子化理论方向发展。纳秒脉冲电场作用于阴阳极之间,在阳极呈离散的弱电弧形式,而在宏观上表现为强辉光形式,其产生高电压幅值,窄间隙,高重频和陡上升沿脉冲放电完全击穿气隙膜,快速形成贯穿两极的等离子体通道,激发了相互交叠大面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区域扩大,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放电造成记忆效应、热效应和超声冲击波负压吸引力,在表面发生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离散纳米电子束通过与阳极表面交换能量是阳极表面原子脱离表面以纳米颗粒形式集聚柔性研磨剥离。本书在系统整理几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类和总结了等离子体电化学的物理化学原理,全面介绍不同流派的观点,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等离子体电化学的前沿技术成果,对等离子体电化学电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详述。同时本书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和技术前沿,提供给我国本领域研究者参考,希望更多等离子体电化学研究者在此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218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305237201
    Language: Chinese
    Note: 封 -- 版权 -- 前 -- 目录 -- 第一章 等离子体电化学基础 -- 1.1 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概 -- 1.2 气体放电的经典分类 -- 1.3 等离子体电化学应用展望 -- 第二章 极 的气体放电原理 -- 2.1 属 丝状电流的形成 -- 2.2 丝状电流的热效应 -- 2.3 丝状电流的热电子发射与沿 放电 -- 2.4 微弧等离子体的 组织 -- 2.5 微弧等离子体 组织反应的 化 征 -- 2.6 微弧等离子体 组织反应的反 系数 -- 2.7 属 氧化物原位生 与剥离 -- 第三章 等离子体状态的电化学 控原理 -- 3.1 等离子体状态的电化学 控 -- 3.2 等离子体电化学 极放电理 -- 第四章 等离子体电化学 的剥离和合 化原理 -- 4.1 等离子体电化学 的剥离机制 -- 4.2 等离子体电化学 的合 化原理 -- 4.3 氮、碳粒子的产生和吸 动模型 -- 4.4 硼化物外扩散与活性物 吸 -- 4.5 等离子体反应区与 合 基体的界 反应 -- 第五章 微弧氧化的应用现状 -- 5.1 的原理与 微弧氧化电源的开发 -- 5.2 大型复杂工件 微弧氧化 层制备 -- 5.3 、 、 合 微弧氧化处理工 及 护性 -- 5.4 微弧氧化的生物涂层应用.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5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Jinan :山东教育出版社,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以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为基本依据,对郑和宝船进行复原设计,并运用现代船舶工程理论做具体的仿真计算,系统地分析所复原设计的宝船的尺度、结构、强度、稳性、水动力性能、操纵性和耐波性等,从科学技术的学理上深化我们对宝船和郑和下西洋的认识,这称得上一个重要的方向性突破。.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239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570109685
    Language: Chinese
    Note: 封 -- 书名 -- 版权 -- 总序 -- 和宝 研究的 展--代前 -- 目录 -- 引 -- 第一 和 的历史意义 -- 第二 和宝 的复原研究 -- 第一章 和宝 尺度及 模的文献依据 -- 第一 宝 尺度及 模的直接文献依据 -- 第二 大号宝 的出现符合 发展 律 -- 第二章 和宝 尺度的文物依据 -- 第一 南京宝 厂 址 -- 第二 洪保墓 -- 第三 历次出土的中国古 及其共同 律 -- 第三章 复原 和宝 的 型 择与主尺度 -- 第一 和宝 的 型 -- 第二 和宝 的型线复原 -- 第三 和宝 的布置方案 -- 第四章 和宝 图纸复原 明 -- 第一 概 -- 第二 图纸展示 -- 第五章 基于中国古代木 典型结构分析的 和宝 结构复原与仿真 算 -- 第一 中国古代木 的特征结构及演变 -- 第二 和宝 结构的复原图纸再现 -- 第三 和宝 结构及强度分析 -- 第六章 对照现代帆 的 和宝 稳性的仿真分析 -- 第一 的稳性 -- 第二 帆 的各国校核标准 -- 第三 和宝 的 型特点与稳性分析 -- 第四 和宝 的稳性 算和数值仿真 -- 第七章 基于CFD的 和宝 的水动力性 仿真分析 -- 第一 CFD机理及其应用 -- 第二 和宝 的 分析 -- 第三 操纵性仿真分析 -- 第四 波性的仿真分析 -- 第八章 和宝 置 备的有关 及复原研究 -- 第一 和宝 备的有关文献 -- 第二 有关 备的 及 和宝 备的复原 -- 录1 -- 录2 -- 录3 -- 封底.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6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Jinan :山东教育出版社,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立足于古代世界航海科技整体发展背景之中,分析下西洋船队所用航海技术的来源和使用方法。下西洋期间,船队对当时中外先进航海技术做了全面整理、借鉴和吸收,其成果向中国民间流传、普及,形成了此后几个世纪里中国航海技术的基本形态。郑和下西洋事业建立在宋元以来中国航海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书中研究了相关技术细节和重要事件,力图展现其发展和应用的动态过程,对今天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306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570110001
    Language: Chinese
    Note: 封 -- 书名 -- 版权 -- 总序 -- 前 -- 目录 -- 第一章 洪武海 前 和时代的明朝国家 海事业 -- 第一 从《大元海 》和《海 经》看 和下 洋之前的 海技术 -- 第二 明初海 军 的组织与 方式 以《 洋朝 典录》作 省曾家族为例 -- 第二章 和 的 型与信号传 -- 第一 官军与 卫在下 洋 中的作用 -- 第二 明代水战与 中的 编组和指挥方式 -- 第三 旗号与灯火在古代 海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定 海技术和 海指南在 和下 洋前后的变化 -- 第一 洋牵星术 下 洋 对印度洋地区 海技术的借 与吸收 -- 第二 测深与短时段 程技术的来源与传播 兼 单位"更"的演变 -- 第三 从 海指南书写方式的变化看 和下 洋对中国 海科技的影响 -- 第四章 下 洋 上的 与应对技术 -- 第一 、候 与 帆时代的 动力和应急对策 -- 第二 " 失"与线缝 古代 海 应对岛礁区 的方式 -- 第三 古代 海文献中的海洋环境与生物导 -- 第四 从天妃与 、 、水柜等 神信仰看 中的常 -- 第五章 和下 洋之后的明代官方 海事业 现 -- 第一 洋海 与 和下 洋军 的最终去向 -- 第二 成化十九年出使满剌加海 事件对明朝海外交流的影响 -- 第六章 后世流传的 和下 洋相关 分析 -- 第一 和 海档案 焚传 之 传与变 -- 第二 "疑古"与"信古"之 的20世纪以来 和宝 技术史研究 -- 录 -- 封底.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7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ZhengZhou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以编年纪事方式记载当代,特别是过去百年间,中国植物分类学的主要研究机构,主要植物分类学家及其成就,植物分类学图书、期刊及其他重要论著等,全国性与国际性植物分类学学术会议,以及重要的植物学采集内容。.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696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534995392
    Language: Chinese
    Note: 封 -- 书名 -- 版权 -- 彩插 -- 王文 序 -- Foreword by Wen-Tsai WANG -- 启明序 -- Foreword by Chi-Ming HU -- 编写 明 -- Introduction to the format and contents -- -- Acknowledgements -- 目录 -- Contents -- 正文 Text -- 1700s -- 1800s -- 1900 -- 1901 -- 1902 -- 1903 -- 1904 -- 1905 -- 1906 -- 1908 -- 1909 -- 1910 -- 1911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1920 -- 1921 -- 1922 -- 1923 -- 1924 -- 1925 -- 1926 -- 1927 -- 1928 -- 1929 -- 1930 -- 1931 -- 1932 -- 1933 -- 1934 -- 1935 -- 1936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1946 -- 1947 -- 1948 -- 1949 -- 1950 -- 1951 -- 1952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1959 -- 1960 -- 1961 -- 1962 -- 1963 -- 1964 -- 1965 -- 1966 -- 1967 -- 1968 -- 1969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录 Appendices -- 索引 Indices -- 1 中文人名索引 1 Index of Authors in Chinese -- 2 文人名索引 2 Index of Authors -- 3 植物中文名索引 3 Index of Chinese Plant Names -- 4 植物学名索引 4 Index of Scientific Plant Names -- 5 中文期刊和图书索引 5 Index of Journals and Books in Chinese -- 6 文期刊和图书索引 6 Index of Journals and Books -- 后 Postscript -- 作 Authors.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8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Jinan :山东教育出版社,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优秀科技文化遗产的代表,但其起源、演变仍有不少疑问,常引起热议。如"司南"是不是磁石勺、能不能指南?本书作者研发多种专用设备,将田野调查、古代文献记载与现代实验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物理学、矿物学、古地磁学等理论,开展一系列复原实验,解决了古代技术条件下磁石勺指向性、北宋《武经总要》"鱼法"磁化机理以及传统指南针磁化工艺等长期待解的难题,并将指南针相关科技、历史与社会文化融合在一起,力图构建出多层次的古代指南针史新貌。.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202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570109661
    Language: Chinese
    Note: 封 -- 书名 -- 版权 -- 总序 -- 目录 -- 引 -- 第一章 古代指南 前人研究及本书的思 -- 第一 对指南 源的研究 -- 第二 对磁罗盘的研究 -- 第三 指南 的演变、应用和传播研究 -- 第四 本书的思 与主 内容 -- 第二章 古人对磁石的 及应用 -- 第一 古代中 方对磁石的 -- 第二 磁石用于方术 -- 第三 磁石用于中医 -- 第四 磁石用于指南 磁化 -- 第三章 古代指南 实 研究科学理 与专用 备 -- 第一 磁石的界定与特性 -- 第二 常 磁石概况 -- 第三 的磁学性 -- 第四 两千年来中国地磁场演变 察 -- 第五 研制专用 置 -- 第四章 磁石矿田 查与实 室分析 -- 第一 磁石矿田 查与 -- 第二 磁石样品检测 -- 第三 古今磁石磁性对比实 -- 第五章 磁石勺方案实 -- 第一 磁石指向器实 的思 和 -- 第二 古代磁石加工工 水平 察 -- 第三 制作磁石勺 -- 第四 择和制作地盘 -- 第五 磁石勺指向测 -- 第六章 磁石指向器其他方案实 -- 第一 属勺盛放磁石 -- 第二 悬吊指向方案 -- 第三 水浮指向方案 -- 第七章 指南 摩擦磁化实 -- 第一 磁 式指南 -- 第二 形 片摩擦磁化 -- 第三 勺摩擦磁化 -- 第八章 《武经总 》" 法"复原实 -- 第一 由来与实 目的 -- 第二 磁化机理判定 -- 第三 磁化工 探索 -- 第四 《武经总 》" 法"文献新 -- 第五 热剩磁指南 技术来源 -- 第九章 古代指南 源与演变之探 -- 第一 磁石勺方案的可 性与历史可 性 -- 第二 古代磁性指向器演变的技术分析 -- 第三 指南 演变与地磁场变化的关系 -- 结 -- 录A 制作地磁场模拟 置 -- 第一 目的与 求 -- 第二 仪器 -- 第三 制作可移动直流供电 置 -- 录B 研制磁石磁矩测 置 -- 第一 技术 求 -- 第二 仪器 -- 第三 仪器制作 -- 第四 使用方法与性 测定 -- 参 文献 -- 图目录 -- 目录 -- 符号清单与单位制换算 -- 后 -- 封底.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9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BeiJing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这是一部关于生物进化论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囊括了从进化论起源、发展、衍生,直至今天的所有内容。它不到20万字的篇幅,虽然讲得很全,却不深,是一部有趣的科普文。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争吵",进化论PK神创论、拉马克主义PK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的内讧、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发的种族歧视和优生学争议,科学界、哲学界的巨擘大佬们,各持己见,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吵不休。这场论战最终带来的是科学的进步和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了解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领略前所未有的思维冲击。.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57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519276737
    Language: Chinese
    Note: Intro -- 目录 -- 版权 -- 引 战的源 -- 第1章 拉 克吹响号 -- 第2章 尔文扣动扳机 -- 第3章 才是 化 之父 -- 第4章 物种 源的 -- 第5章 牛津 战的硝烟 -- 第6章 关于人类的 思 -- 第7章 性 择的波折 -- 第8章 私与合作的冲突 -- 第9章 爆发与灭绝的玄机 -- 第10章 生存的 区 -- 第11章 拉 克的 -- 第12章 神创 的幽灵 -- 第13章 新时代的综合 -- 第14章 择层次的困境 -- 第15章 中性 择的挑战 -- 第16章 社会生物学的矛盾 -- 结 化 的未来.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10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ZhengZhou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s.
    Description / Table of Contents: 太行山猕猴隶属于猕猴华北亚种(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是河南省及华北地区现生的唯一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者和管理部门对太行山猕猴的关注、研究与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本书是第一部关于太行山猕猴生态学的研究专著,主要内容包括灵长类及其社会,猕猴简介,太行山猕猴研究历史回顾,太行山猕猴的社会结构、社会等级、社会行为、繁殖生态、种群遗传多样性,生态旅游对太行山猕猴的影响等。本书可供灵长类动物研究者,动物学、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专业研究生,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区管理者、技术人员阅读和借鉴。在各章正文之前均安排有英文提要,故本书亦可供国际灵长类学同行参阅,以了解太行山猕猴研究之点滴。.
    Type of Medium: Online Resource
    Pages: 1 online resource (190 pages)
    Edition: 1st ed.
    ISBN: 9787534996092
    Language: Chinese
    Note: 封 -- 书名 -- 内容提 -- 版权 -- 彩插 -- 前 -- Preface -- 目录 -- 第一章 灵 类与灵 类社会 Chapter 1 Primates and Primate Society -- 第二章 猕猴属与猕猴 Chapter 2 Genus Macaca and Rhesus Macaque -- 第三章 太 山猕猴研究回 Chapter 3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aihangshan Macaques -- 第四章 太 山猕猴的社会特征 Chapter 4 Traits in Society of Taihangshan Macaques -- 第五章 太 山猕猴的社会等级 Chapter 5 Social Hierarchy of Taihangshan Macaques -- 第六章 太 山猕猴的社会 为 Chapter 6 Social Behavior in Taihangshan Macaques -- 第七章 太 山猕猴的α- 性更替 Chapter 7 Alpha-Male Replacement of Taihangshan Macaques -- 第八章 太 山猕猴的繁殖生态 Chapter 8 Reproductive Ecology of Taihangshan Macaques -- 提 -- Summary -- 一、繁殖模式与交 类型 -- 二、 性的繁殖参数 -- 三、 性的繁殖成功 -- 四、出生性比 -- 五、双 生 -- 六、取 盘 -- 七、死婴携带 -- 第九章 太 山猕猴的空 择与利用 Chapter 9 Spatial 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aihangshan Macaques -- 提 -- Summary -- 一、冬季生境 择 -- 二、夜宿地 择 -- 三、空 利用 -- 第十章 太 山猕猴的 传多样性 Chapter 10 Genetic Diversity of Taihangshan Macaques -- 提 -- Summary -- 一、生物多样性 -- 二、 传多样性 -- 三、太 山猕猴 传多样性分析 -- 第十一章 太 山猕猴的亲权 定 Chapter 11 Paternity Testing in Taihangshan Macaques -- 提 -- Summary -- 一、研究样品及其 -- 二、DNA 提取 -- 三、微卫星位点筛 -- 四、位点可 性及亲权分析 -- 五、方法学意义 -- 第十二章 生态旅游 景下的太 山猕猴 Chapter 12 Taihangshan Macaques under Background of Ecotourism -- 提 -- Summary -- 一、活动 律 -- 二、种群动态 -- 三、繁殖 -- 四、活 度 -- 五、残疾状况 -- 六、 寄生 -- 主 参 文献 Literature Cited -- 后 -- Postscript.
    Location Call Number Limitation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Close ⊗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and the analysis tool Matomo.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here...